市面上的鋼琴教材非常多,
如何經由教材安排讓學生進步,
這考驗著老師的專業教學功力和經驗。
常有鋼琴學生或網友詢問我教材使用這問題,
Christy老師也樂於分享,
早在2013年跟大家介紹過德國的鋼琴啟蒙教材Piano Kids,
沒想到2017年台灣引進這套Heumann的Piano Kids,
現在可以買到第一級的中文版的課本了!
今天來分享芬貝爾 FABER Piano adventures這套鋼琴啟蒙課本的使用心得。
用了十幾年我才敢寫這篇文章,
畢竟又不是「葉佩雯」,哈哈!
早在九年前我就開始推薦自己的學生們(初擔任老師的新手們)可以使用,
當時這教材在台灣不普遍,
大家都還停留在使用好連得、艾佛瑞、巴斯田或可樂佛....等教材,
有的老師連聽都沒聽過,
芬貝爾基礎鋼琴教程其實已經出版二十幾年,
Christy老師在美國念鋼琴演奏研究所時就接觸過這套啟蒙教材,
觀察這幾年台灣的鋼琴老師使用比例越來越高,
山葉雙燕文化基金會也代理出版芬貝爾 FABER Piano adventures這教材的中文版,
開始在他們山葉教室開設芬貝爾鍵盤小團班,
(呵呵,團體班效果當然不會比個別教學好啦!)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在2017年4月也辦過這套教材的講座,
真的讓人意想不到啊😊
先說明在這邊我只介紹這套教材的優點,
關於如何使用和教材安排這部分,
Christy老師只能私下跟學生分享了!
因為牽扯太多面向,
加上這類系統啟蒙教材,
不見得所有系列課本都需要使用,
而且每個學生學習狀況和指導老師的專業能力都不同,
擔心有的老師教學經驗或能力不足,
就依樣畫葫蘆直接拿去拷貝使用,
反而誤人子弟害了大家啊!
每套系統性教材都有其優缺點,
芬貝爾 FABER Piano adventures可分四個部分細說:
(1)教材編排經過不斷的複習來穩固原有的基礎。
之後逐步加入新課程,
進度不會很快,
課程內容編排分成許多學習單元,
也會講解彈奏注意事項,
以呈現主要的課程和技巧,
學習完新課程之後,
會將複習的課程加入其中,配合運用。
(2)廣泛多變的音樂風格。
為了增加音樂性,鼓勵個人特色的表達,
曲目編排融合各樂派,
現代和爵士風格都有。
教師伴奏部分充滿了活力和樂趣,
老師可以和學生一起四手聯彈喔!
除了課本後面附的CD外,
最近也出現了伴奏王APP,
大家可在網路上下載,
在此先提供芬貝爾第一冊的給大家,
不過中文版曲目不齊全,
最好還是使用課本所附的CD播放搭配。
(3)訓練識譜能力。
從中央Do位置開始教學,
對於幼稚園孩子來說是比較容易學習,
學會五指固定位置後也開始訓練不同指法的運用,
這部分比其他啟蒙教材好很多,
這種訓練能避免誤導學生某些音符會有固定指法的觀念,
Ex: 孩子在初學時,
一直覺得Do音就是用大拇指彈奏。
另外也可以在彈奏時練習各種節奏,
包含了切分和附點,
甚至爵士樂常見的搖擺八分音符(Swing Eighth)。
(4)課程設計以探索、發現和開創冒險精神為主軸,
在每個單元中與問題探索同時進行,
問題探索活動能夠幫助學生複習所學過的課程,
包含了演奏技巧和音色控制,
提供了對於音樂概念的複習和加強。
從這套教材的課程設計裡,
可以看得出芬貝爾不僅著重與彈奏相關的基礎訓練,
更重視學生的心理反應和情感表達,
這部分常常是鋼琴老師在教學時容易忽略的,
常見的就是彈的跟"機器人"一樣,呵呵!
音樂教育也是"人"的教育,
絕對不能只專注手指肌肉鍛鍊,
內在情感表達還有體驗音樂的樂趣,
才能讓孩子持之以恆學習音樂啊~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