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一直很喜歡這首曲子
不過每次看郎朗彈奏
就很想笑
實在是不大習慣他的表情


來說說Schubert
舒伯特的鋼琴作品歷來沒有受到應有的重視
他的20多首鋼琴奏鳴曲中
生前得以出版的僅3首,而它們今天的唱片版本同樣很少
遠比不上貝多芬、莫扎特、蕭邦、李斯特甚至德布西等人的鋼琴作品
這是很不公平的
因為在鋼琴作品裡,舒伯特傾注了多少心血啊!
這其中有意境深邃、將樂思上升到哲理高度的最後幾首鋼琴奏鳴曲
也有旋律優美、猶如天使般純潔迷人的“即興曲”(兩組)
然而,我覺得,舒伯特筆下最動人的鋼琴作品是“C大調流浪者幻想曲”(Wanderer Fantasie,作品編號D760)
這種動人不單純出自作品本身的偉大
而是因為,從這部似乎帶有自傳體意味的作品中
我們可以最真切地看見舒伯特踽踽獨行的身影
聽到他內心深處的獨白,更深地了解這位孤獨的流浪者


從編號我們可以看出
這正是舒伯特成熟時期的作品
1822年,舒伯特25歲,剛寫完“末完成”交響曲
在這樣的年齡,絕大多數作曲家還沒有起步呢
即使是“樂聖”貝多芬
25歲時也還沒有寫出一部交響曲、一首弦樂四重奏
而早熟的舒伯特卻已經達到了如此驚人的藝術深度!
儘管他是踏在貝多芬的頭頂上
才可能有這樣的高瞻遠矚,但其本身的絕世才華仍使人驚歎不已


這是一首單樂章的作品
由4個連續演奏的部分組成(當然也可看成4個樂章)
快慢相間,長度相當於一首鋼琴奏鳴曲
可是,舒伯特並沒有把它歸入鋼琴奏鳴曲
而是稱之為“幻想曲”
一語點出了它的與眾不同之處
這就是:自由! 它曲式的高度自由化、充滿即興的靈感、大膽的轉調手法
比起貝多芬的晚期鋼琴奏鳴曲更有過之
在這部作品中
舒伯特革命性地打破了傳統奏鳴套曲的格式
開創了浪漫主義單樂章奏鳴曲的先例
以一個簡單的動機貫穿全曲,造成全曲統一的效果
李斯特的B小調鋼琴奏鳴曲、鋼琴協奏曲等單樂章的傑作都是在它的啟發下產生的
(李斯特還曾把它改編為管絃樂作品,可惜沒有聽過,不知是何效果?)


儘管“流浪者”的名字是後人加上去的
卻十分貼切
因為整部作品都圍繞著一個基本動機展開
而這個動機來自舒伯特1816年創作的歌曲“流浪者”(Der Wanderer 編號D493)
在樂曲第一部分“熱情但不過分的快板”一開始處
“流浪者”的動機便由強勁濃重的和絃引出
隨後舒伯特運用他最拿手的變奏發展的手法
將這個簡單的動機不斷展開
通過音區、力度、調性、和聲、節奏的不斷變化將它從各個角度表現得淋漓盡致
而這種變化看似難以捉摸,卻無不經過精心安排
以求達到到最符合人性、最具美感的效果


迷人而富于幻想氣息的第二主題標有Dolce(柔和地)記號
以三連音為特徵
在此主題出現前兩小節,16分音符突轉為三連音型
過渡得天衣無縫,使第二主題仿佛是自然而然地流露出來
毫無牽強突兀的痕跡。左手連綿的十六分音符如同奔淌的小溪
高音區婉轉的歌聲如夢似幻,猶如天使在琴鍵上的歌唱
在寫這段旋律時,舒伯特一定忘卻了所有俗世的痛苦煩惱
陶醉在他自己的幻想天地裡了!



在第二部分“柔板”裡,歌曲“流浪者”的旋律第一次以本來面貌出現
低沉抑鬱,使人仿佛看見了一個疲憊的流浪者身影
第二、第六小節的和絃用琶音演奏,猶如流浪者深深的嘆息
經過一段左右手輪奏的對比性經過句
樂曲又進入了令人悠然神往的幻想世界
在柔和的左手琶音伴奏下,一支悠然自得的女高音歌曲緩緩飄來
仿佛一位仙女凌波微步,乘風而來,吟唱著天上差妙的生活
那意境,和舒伯特“即興曲”(D899)的第三首何其相似
在舒伯特的作品中,類似這樣的意境總是最富有魅力的
這無疑便是舒伯特幻想中的沒有痛苦、沒有憂傷的極樂世界
不要說舒伯特身處的那個黑暗的時代
即使是今天,我們的世界仍很不完善
還有許多需要改進的地方
然而,舒伯特的音樂卻超越了時代
給人以無比純淨完美的感受
此曲只應天上有
緊接著的一段晶瑩的琶音自高而下
如清泉激流,滌蕩心靈
簡單的手法一旦到了舒伯特筆下
便都具有如此神奇的感染力,這只有真正的大師才能作到!
聽到這裡,我們誰又能說,舒伯特只會寫歌曲呢?



第三部分“急板”起了奏鳴套曲中“詼諧曲”的作用
復三段體
第一段活力充沛
強弱對比鮮明
在旋律素材上也與“流浪者”動機有著密切聯繫
中間是抒情樂段,主題乍一聽有些熟悉
仔細辨認,原來正是第一部分第二主題的變形
清淡的和聲更添幾分孤寂的意味
第三段並非第一段的簡單反覆
後半段有了很大變化
浪潮般起伏不定的三連音以席捲一切的力量橫掃鍵盤
令人絕倒



上面這個是紀新彈的,要注意音量,因為超級超級大聲......

第四部分“急板”以“流浪者”主題的賦格形式開始
力度強悍的八度震撼人心
技巧艱深
令人聯想起貝多芬作品106宏偉輝煌的末樂章
然而,賦格這種嚴謹規矩的格式怎麼套得住舒伯特!
隨著主題的不斷發展
賦格曲在不知不覺中已化成了一支自由而充滿即興靈感的英雄幻想曲
直至最後斬釘截鐵地以勝利的頌歌結尾
“流浪者”的主題至此昇華到了最高境界
這種“通過鬥爭從黑暗走向光明”的典型的貝多芬式構思在舒伯特的音樂中極為罕見
因而特別值得注意
儘管生活百般不如意
疾病纏身,貧困變加
舒伯特仍沒有失去對光明、對未來的希望!
在這個豪邁壯麗的結尾裡
我聽到了舒伯特的心聲
看到了他性格中接近貝多芬的另一面
(到了晚期,這種豪氣終於被長期痛苦的折磨摧殘殆盡,再也聽不到了。)


再來說說版本

鋼琴家布倫德爾是演奏舒伯特的公認高手
他的版本曾被日本《唱片藝術》評為最佳
已故前蘇聯大師里赫特的演奏也具有罕見的浪漫之美
然而我情有獨鍾的卻是義大利鋼琴家莫里奇奧‧波里尼1973的DG版本
(419672 2與舒伯特A小調鋼琴奏鳴曲D845合為一張CD
近來,DG在“大師原版”系列中將這個錄音重新出版(447451一2)
新版的唱片封面與第一版相同
採用與舒伯特同時代的德國浪漫派風景畫家大衛‧弗里德利希的名作“雲海中的流浪者”
弗里德利希的畫風神秘而富于幻想意味
畫面上但見一片奇峰怪石聳立於雲海之間
一個流浪者孤寂的背影浮現其間,和“流浪者幻想曲”的意境何其相似!


比起溫文爾雅的布倫德爾和個性獨特的里赫特來
波里尼的演奏如電光石火般輝煌耀眼
技巧驚人而強弱對比異常鮮明,斧鑿石刻般表達出樂曲的構思
毫無含糊之處,樂曲的結構、旋律線條有著驚人的清晰度
的確,他的演奏泛著清冷的寒光
缺乏足夠的人情味和感情投入
使人感到是一個演說家在“敘述”音樂而不是發自心靈的自然流露
但我怎麼也忘不了第一次聆聽這部傑作時被深深感動的情形
作品本身蘊含的美是如此豐富
即使演奏家不去刻意表達,也足以傾倒眾生!
更何況音響由DG的首席錄音師克勞斯‧海曼負責
音質之佳至今仍無可挑剔


舒伯特一生崇敬“樂聖”貝多芬
他死後,人們遵照他生前的願望
把他安葬在貝多芬墓旁
在他的墓碑上,寫著這麼一句話:“死亡把豐富的寶藏,把美麗的希望埋葬在這裡了
”不,舒伯特美麗的希望並沒有被埋葬,而是留在他的“流浪者幻想曲”裡
寄託在他所有的傑作中
永遠不會被我們忘卻
百度資料參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risty鋼琴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